聲援個案及議題
|
||
---|---|---|
資源類型 | 聲援個案及議題 | |
資料識別 | E022-107 | |
文章標題 | 相關新聞標題:資匪叛亂案件處理模式不一 政策法律衝突需全面檢討 | |
創作者 | 角色 | 文章作者 |
名稱 | 呂東熹 | |
主題與關鍵字 | 主題 | 司法人權 |
關鍵字 | 香商張驥犖案、香港商人 | |
內容描述 | 香港商人張驥犖被控參加判亂組織一案,雖全案尚未確定,卻延伸出一個問題:政府原則上已開放大陸同胞來台探病、奔喪,如來台之大陸同胞具有共黨身分或參與外圍組織,則司法機關該如何處理?這些「同胞」可能和張驥犖一樣「一視同仁」,還是「司法配合政策」可辦、可不辦嗎?對於日漸開放的大陸政策,法律規定不能始終如一時,受傷的不是「政策」而是司法機關。我國法律採取罪刑法定主義,但不同的法官有其自由心證,在與情與政策之間,因為法律並未隨著時代潮流有所跟進,將難以適應當下的困境。(1988年10月29日《自立晚報》報導內容) | |
出版者 | 「台灣人權促進會」人權運動檔案及文獻之數位典藏計畫(Ⅱ) | |
出版日期 | 1988年10月29日 | |
書名 | 港商張驥犖案 | |
頁次 | 頁1 | |
典藏單位 | 台灣人權促進會 |